華中牧大基層獸醫工作者豬場用藥方案
發布時間:2012-10-14 02:12:15
仔豬黃痢
臨床癥狀:仔豬出生時還健康,快者數小時后突然發病和死亡。病豬主要癥狀是拉黃痢,糞大多呈黃色水樣,內含凝乳小片,順肛門流下,其周圍多不留糞跡,易被忽視。下痢重時,小母豬陰戶尖端可出現紅色,后肢被糞液沾污;病仔豬精神沉郁,不吃奶、脫水、昏迷而死。急者不見下痢,身體軟弱,倒地昏迷死亡.
治療:方案一:用仔豬救星0.03-0.05ml/kg,牲血素0.1ml/kg交巢穴或肌肉注射;
方案二:用痢康健拌料或用仔豬救星口服1ml(用溫水稀釋20倍后口服最佳)
預防:母豬產前14天或產后各預防一次,用痢康健拌料,連用7天。
仔豬白痢
臨床癥狀:本病發生于10-30日齡仔豬,以2-3周齡仔豬多見:一窩仔豬中陸續或同時發??;有的仔豬窩發病多,有的發病少或不發??;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寒冬、炎熱及陰雨連綿季節發生較多,拉白色或灰白色糞便
治療:方案一:用仔豬救星0.03-0.05ml/kg,牲血素0.1ml/kg交巢穴或肌肉注射;
方案二:用痢康健拌料或用仔豬救星口服1ml(用溫水稀釋20倍后口服最佳)
預防:母豬產前14天或產后各預防一次,用痢康健拌料,連用7天。
仔豬水腫病
臨床癥狀:多發于斷奶前后的仔豬,有時一窩仔豬突然發病,很快死亡,有時僅1頭—2頭發病猝死。主要表現是頭部水腫,轉圈,叫聲嘶啞,四肢下部及兩耳發紫。尸體剖檢可見胃大彎水腫,腸系膜水腫,全身淋巴結腫大,實質臟器有出血斑點。
治療:方案一:用仔豬救星0.05ml/kg腹腔或肌肉注射;連用3天;
方案二:用腦水弓鏈康0.1-0.15ml/kg肌肉注射,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用痢康健拌料,連喂5-7天。
預防:仔豬斷奶后,吃食時各預防一次,用痢康健拌料,連用7天
傳染性胸膜肺炎
臨床癥狀:最急性病例往往突然倒地死亡,從口鼻中流出淡紅色泡沫樣液體;急性病例體溫升高達42℃以上,呼吸急促,極為困難,從口鼻流出淡紅色泡沫樣液體,數小時內死亡。尸體剖檢可見氣管與支氣管內充滿淡紅色泡沫樣液體,肺臟紫紅色到黑紅色,肺漿膜有纖維素滲出物附著,肺小葉間質增寬。
治療: 方案一:發燒時:用呼喘泰克0.2ml/kg+好胃口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
每噸料里加呼喘停500g,連續飼喂5-7天;
方案二:可用呼喘泰克0.2ml/kg+奇健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每噸料里加肺支康健500g,連續飼喂5-7天;
預 防:每季度預防一次,每噸飼料添加普健200g+呼喘停200g,連喂5-7天;有疫情時,每噸料里加肺支康健500g,連喂5-7天
豬副嗜血桿菌
臨床癥狀;豬副嗜血桿菌主要發生在斷奶后和保育階段的幼豬。
急性型:往往首先發生于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體溫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郁、反應遲鈍,食欲下降或厭食不吃,咳嗽、呼吸困難,腹式呼吸、心跳加快,體表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部分病豬出現鼻流膿液,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出現跛行或一側性跛行、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劃水樣。有時也會無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嚴重時母豬流產。在發生關節炎時,可見一個或幾個關節腫脹、發熱, 初期疼痛,多見于腕關節和跗關節,起立困難,后肢不協調?!?/span>
治療:方案一:用或呼喘泰克0.1ml/kg+跛痛寧稀釋三黃五肽(成年豬支/頭)分別肌注,連用3天;開食后可用每噸料里添加黃芪多糖500g,連喂5-7天;
方案二:用混感統治0.1ml/kg+腦水弓鏈康分別肌注,連用2天,第4天再用藥1天即可;開食后可用每噸料里添加普健500g,連喂5-7天
預 防:全群用參芪金維+黃芪VC飲水5-7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
豬鏈球菌
臨床癥狀:本病5~11月份多發。本病臨床表現有不同的類型。急性敗血型: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不見明顯癥狀就死亡。病程稍長的病豬體溫升高40~42℃,全身癥狀明顯。食欲廢絕,眼結膜潮紅,流淚,流鼻液,便秘或腹瀉,在耳、腹下及四肢末端出現紫斑。個別豬出現多發性關節炎,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豬共濟失調,磨牙,空嚼或昏睡。后期呼吸困難,1~4天死亡。腦膜腦炎型:多見于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病初體溫升高達40.5~42.5℃,不吃,有漿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繼而出現神經癥狀,四肢共濟失調,轉圈、磨牙、仰臥、后肢麻痹、爬行,部分病豬出現關節炎,病程l~5天。關節炎型:由前兩型轉化而來。一肢或幾肢關節腫脹,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精神和食欲時好時壞,衰弱死亡或逐漸恢復,病程2~3周。
治療:方案一:關節型:用獸醫絕招0.1ml/kg+跛痛寧分別肌肉注射,連用3天,開食后每噸料里加氟苯尼考500g,連喂5-7天。;
方案二:腦炎型:獸醫絕招0.1ml/kg+腦水弓鏈康分別肌注,連用3天,開食后每噸料里加肺支康健500g,連喂5-7天。
預防:方案一:每季度預防一次,每噸飼料添加肺支康健200g,連喂5-7天;有疫情時,每噸料里加氟苯尼考500g,連喂5-7天
方案二:阿奇霉素拌料,連用3-5天。
豬丹毒
臨床癥狀:急性敗血型病豬不表現任何癥狀即突然死亡。病死豬主要呈現敗血癥變化,皮膚上有藍紫斑,指壓褪色,尸體剖檢可見脾臟腫大,呈櫻桃紅色,淋巴結淤血腫大,腎臟遍布針尖大小的出血點,胃底部和小腸有嚴重的出血性炎癥。
治療:方案一:頭孢先鋒+流感高熱靈,混合注射,一日一次,連用3-5天;
方案二:常樂米先+流感高熱靈,混合注射,一日兩次,連用3-5天;
預防:阿莫西林拌料,連用3-5天;
豬痢疾
臨床癥狀:最常見的癥狀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一般是先拉軟糞,漸變為黃色稀糞,內混粘液或帶血。病情嚴重時所排糞呈紅色糊狀,內有大量粘液、血塊及膿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綠色糊狀糞,有時帶有很多小氣泡,并混有粘液及纖維偽膜。病豬精神不振、厭食及喜飲水、拱背、脫水、腹部蜷縮、行走搖擺、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亂無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糞失禁。肛門周圍及尾根被糞便沾污,起立無力,極度衰弱死亡。大部分病豬體溫正常。慢性病倒,癥狀輕,糞中含較多粘液和壞死組織碎片,病期較長,進行性消瘦,生長停滯。
治療:方案一:輕癥用抗病毒一號0.1-0.15ml/kg+仔豬救星0.05-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脫水嚴重的,要靜脈滴注或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
方案二:重癥或大豬用抗病毒一號0.1-0.15ml/kg配合獸醫絕招+常好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脫水嚴重的,要靜脈滴注或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預防:每季度預防一次,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500g+止痢散500g,連喂5-7天
豬霉形體肺炎
臨床癥狀:本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和氣喘。根據病程經過,可分為急性、慢性和隱性三種類型。急性型:比較少見。當病原菌首次傳入易感豬群時,很可能會嚴重暴發急性型。所有年齡的豬均易感,發病率可達100%。伴有特征性發熱或不發熱的急性呼吸困難。持續時間約為3個月,然后轉為較常見的慢性型。慢性型:很常見,小豬多在3~10周齡時出現第一次癥狀,接觸后的潛伏期是10~16天。反復明顯干咳和頻咳是本型的特征,在早晨喂飼和劇烈運動后咳嗽特別嚴重。一般病豬只咳嗽1~3周,或無限期地咳嗽。除極嚴重病例外,呼吸動作仍正常。病豬一般食欲正常,但生長發育不良。在外表康復之后,當豬達到16周齡時可能復發或“第二次暴發”。
治療:方案一:呼喘血清0.1ml/kg+奇健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料里添加氟苯尼考500g,連喂5-7天
方案二:呼喘泰克0.1ml/kg+好胃口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料里添加呼喘停500g,連喂5-7天
方案三:呼喘泰克0.1ml/kg+抗病毒一號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料里添加呼喘停500g,連喂5-7天
預防:1.仔豬7日.21日各免疫一次,后備母豬每年一次免疫;
2.每季度或疫情來臨,每噸料里添加氟苯尼考500g,連喂5-7天;
3.使用每噸料添加泰樂或泰妙菌素或強力霉素2000g
豬瘟
臨床癥狀:最急性型病豬發病很急,突然死亡。尸體剖檢可見臟器上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點,淋巴結腫大,腎臟皮質部有數量不等的小出血點,脾臟有紫黑色出血性梗死。典型特征是回腸盲腸瓣有紐扣狀輪層樣潰瘍。
治療:方案一:單獨豬瘟,豬瘟細胞苗20-30頭份注射;
方案二:抗病毒1號0.1-0.15ml/kg+好胃口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料里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方案三:普克0.1-0.15ml/kg+奇健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料加藍環瘟毒康5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備注;1.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2.淋巴結萎縮的,注射疫苗或血清后1天,肌注雞新城疫1系,再隔天用藥治療; 3.早期高燒42度以上的,可先注射普克后,再注射疫苗或血清
預防:1.每季度預防一次,用每噸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2.有疫情時,每噸料里加藍環瘟毒康500g,連喂5-7天;
口蹄疫
臨床癥狀:本病易感動物是偶蹄獸,其中黃牛最易感,水牛、豬、綿羊、山羊、駱駝次之。新生仔豬發病率100%,死亡率達80%以上。本病的傳染性極強,常呈大流行性,傳播方式有蔓延式和跳躍式兩種,還有呈2~5年一次的周期性流行。病畜、帶毒家畜是最主要的直接傳染源,尤以發病初期,通過水皰液、排泄物、呼出的氣體等途徑向外排出病毒,污染飼料、水、空氣、用具和環境。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破損的皮膚、粘膜、眼結膜、人工輸精等直接或間接性的途徑傳播。另外,鳥類、鼠類、昆蟲等野生動物也能機械性地傳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秋季氣候比較寒冷時多發,而炎熱的天氣少發。
豬口蹄疫主要癥狀表現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膚、口腔腭部、頰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和潰瘍,水皰也會出現于母豬的乳頭、乳房等部位。病豬表現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厭食,在出現水皰前可見蹄冠部出現明顯的白圈,體溫增高,之后蹄殼變形或脫落,跛行明顯,病豬臥地不能站立。水皰充滿清朗或微濁的漿液性液體,水皰很快破潰,露出邊緣整齊的暗紅色糜爛面,如無細菌繼發感染,經l~2周病損部位結痂愈合。若蹄部嚴重病損則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谔阋邔Τ赡曦i的致死率一般不超過3%。仔豬受感染時,水皰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胃腸炎和心肌炎,致死率高達80%以上。妊娠母豬感染可發生流產。
治療:1.大豬用抗病毒1號(重癥用普克)0.1-0.15ml/kg稀釋頭孢先鋒+跛痛寧分別肌注,連用3天;
可用每噸料里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2. 小豬為防止繼發心肌炎,用藥前注射安鈉鉀,其它同大豬,時用消毒液清洗潰爛部位,一天兩次。
3.最佳方案:飲食廢絕--奇健0.1-0.15ml/kg稀釋頭孢先鋒+跛痛寧 分別肌注,連用3天;開食后,每噸料加500g口蹄疫康+500g黃芪VC,連用3天;
備注:注意護理 ,喂軟料,用消毒液清洗蹄部,涂上碘甘油
預防:1.提前做好疫苗預防;2.注意衛生和消毒
豬呼吸繁殖障礙綜合癥
臨床癥狀:本病臨床癥狀的共同點是死胎率和乳仔豬死亡率較高,從哺乳期到肥育期死亡率也很高,根據感染豬的年齡和種類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并與豬群的飼養管理條件、機體免疫狀況、病毒毒力強弱等因素密切相關。在不同豬場發病,其臨床癥狀表現差異較大。母豬:妊娠母豬表現發熱,厭食和流產、木乃伊、死胎、弱仔等。部分新生仔豬表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及輕癱等癥狀,產后一周內死亡率明顯增高,可達40-80%。仔豬:以一月齡內仔豬最易感并表現典型的臨床癥狀。體溫升高達40℃以上,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欲減退或廢絕,腹瀉,被毛粗亂,后腿及肌肉震顫,共濟失調,漸進消瘦,眼瞼水腫。死亡率可高達60-80%,耐過仔豬長期消瘦,生長緩慢。育肥豬:育肥豬對本病易感性較差,臨床表現輕度的類流感癥狀,呈現厭食及輕度呼吸困難。少數病例表現咳嗽及雙耳背面、邊緣及尾部皮膚出現深青紫色斑塊。公豬:發病率較低,癥狀表現厭食,呼吸加快,咳嗽、消瘦,昏睡及精液質量明顯下降,極少公豬出現雙耳皮膚變色.
治療:方案一:混感統治0.1-0.15ml/kg+好胃口稀釋頭孢先鋒分別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呼喘停500g,連喂5-7天
方案二:喘氣明顯的可用呼喘泰克0.1ml/kg+抗病毒1號分別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呼喘停500g,連喂5-7天
方案三:如是高致病性藍耳病可用混感統治0.1ml/kg+普克0.1-0.15ml/kg分別肌注,連用2天,第四天在用一天即可。病豬開食后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預防:1.公豬每月或每季預防一次,每噸料加藍環瘟毒康200g+呼喘停200g,連用7天;
2.母豬妊娠70-80天,產前7天-產后7天,母豬斷奶當天-7天,后備母豬配種前7-15天,仔豬斷奶前3-斷奶后2周;每噸料里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200g,連續飼喂
豬傳染性胃腸炎
臨床癥狀:潛伏期很短,一般為15~18h,有的可延長2~3d。本病傳播迅速,數日內可蔓延全群。仔豬突然發病,首先嘔吐,繼而發生頻繁水樣腹瀉,糞便黃色、綠色或白色,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其特征是含有大量電解質、水分和脂肪,呈堿性但不含有糖。病豬極度口渴,明顯脫水,體重迅速減輕,日齡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10日齡以內的仔豬多在2~7d內死亡,如母豬發病或泌乳量減少,小豬得不到足夠的乳汁,病情加劇,營養嚴重失調,增加小豬病死率,隨著日齡的增長病死率逐漸降低。病愈仔豬生長發育不良。
幼豬、肥豬和母豬的癥狀輕重不一,通常只有1d至數天出現食欲不振或廢絕。個別豬有嘔吐,出現灰色、褐色水樣腹瀉呈噴射狀,5~8d腹瀉停止而康復,極少死亡。某些哺乳母豬與仔豬密切接觸,反復感染,癥狀較重,體溫升高、泌乳停止,嘔吐和腹瀉。但也有一些哺乳母豬與病仔豬接觸,而本身并無癥狀可見。
治療:方案一:輕癥用抗病毒一號0.1-0.15ml/kg+仔豬救星0.05-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脫水嚴重的,要靜脈滴注或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
方案二:重癥或大豬用普克0.1-0.15ml/kg配合獸醫絕招+常好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脫水嚴重的,要靜脈滴注或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預防:方案一:氟欣-20飲水,止痢先鋒拌料,連用5-7天;
方案二:每季度預防一次,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500g+止痢散500g,連喂5-7天
預防:痢康健拌料,連用5天。
豬流行性感冒
臨床癥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春、冬寒冷季節多見。病程短,發病率高,死亡率低,常突然發作,傳播迅速,一般在3~5天可達高峰,2~3周突然發生,豬群中多數豬同時出現癥狀,表現厭食、遲鈍、衰竭、蜷縮、病豬擠在一起,結膜充血,眼、鼻流出漿液性分泌物。豬群反應遲鈍,病豬不愿走動,甚至強烈地驅趕也不動。出現急促和腹式呼吸,特別是強迫病豬走動時更明顯,伴發嚴重的陣發性咳嗽。體溫可高達40.5~41.7℃,出現結膜炎、鼻炎、鼻腔分泌物及打噴嚏。由于厭食,病豬體重明顯下降,衰弱迅速消失。
治療:方案一:流感高熱寧+普克注射,一日一次,連用3天;
流行性腹瀉
臨床癥狀:本病有一定的季節性,冬季多發,我國多在12月至次年2月寒冬季節發生。
臨床表現與典型的豬傳染性胃腸炎十分相似。哺乳仔豬發病癥狀明顯,體溫正?;蛏云?,表現嘔吐、腹瀉、脫水、運動僵硬等癥狀。嘔吐多發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嘔吐、腹瀉的同時患豬伴有精神沉郁、厭食、消瘦及衰竭。癥狀的輕重與年齡大小有關,年齡越小,癥狀越重,l周以內的哺乳仔豬常于腹瀉后2~4天內因脫水死亡,病死率約50%。斷奶豬、育成豬發病率很高,幾乎達100%,但癥狀較輕,表現精神沉郁,有時食欲不佳、腹瀉,可持續4~7天,逐漸恢復正常。
治療:方案一:輕癥用抗病毒一號0.1-0.15ml/kg+仔豬救星0.05-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脫水嚴重的,要靜脈滴注或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
方案二:重癥或大豬用普克0.1-0.15ml/kg配合獸醫絕招+常好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脫水嚴重的,要靜脈滴注或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液;預防:每季度預防一次,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500g+止痢散500g,連喂5-7天
預防:痢康健拌料,連用5天。
偽狂犬病
臨床癥狀: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冬春兩季和產仔旺季多發,本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和神經癥狀,其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被感染豬的年齡。分娩高峰的母豬往往首先發病。開始由整窩發病逐漸變為每窩只發病2~3頭,死亡率下降。發病豬主要是15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最早是2~3日齡,發病率為98%,死亡率85%,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可逐漸下降。育成豬和成年豬多輕微發病,發病率高,但極少死亡。新生仔豬出生后非常健康,第2天有的仔豬就發病,體溫升高至41~41.5℃,精神沉郁,不吃,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眼瞼和嘴角水腫。有的病豬嘔吐或腹瀉,其內容物為黃色。有的仔豬出現神經癥狀,肌肉震顫,運動障礙,共濟失調,最后角弓反張。神經癥狀幾乎所有新生仔豬都有。病程最短4~6小時,最長為5天,大多數為2~3天,發病24小時以后表現為耳朵發紫,后軀、腹下等部位有紫斑。出現神經癥狀的乳豬幾乎100%死亡,發病的仔豬耐過后往往發育不良或成為僵豬。 20日齡以上的仔豬到斷奶前后的小豬,癥狀輕微,體溫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粗亂,沉郁,食欲不振,有時嘔吐和腹瀉,幾天內可完全恢復,嚴重者可延長半個月以上。這樣的豬表現為四肢僵直(尤其是后肢),震顫,驚厥等,行走相當困難,也有部分豬出現神經癥狀而往往預后不良。哺乳豬發病的同時,該窩的母豬有時出現厭食、便秘、震顫、驚厥、視覺消失或眼結膜炎,母豬多呈一過性或亞臨床感染,很少死亡。有的母豬分娩延遲或提前,有的產下死胎、木乃伊胎或流產,產下的仔豬初生重極小,生命力低
治療:方案一:高免血清肌注配合黃芪多糖1kg拌料500kg
方案二:抗病毒1號0.1-0.15ml/kg+腦水弓鏈康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料里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預防:1.每季度預防一次,用每噸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
2.疫情時,每噸料里加藍環瘟毒康500g+黃芪VC500g,連喂5-7天;
豬圓環病毒病
臨床癥狀:以6-8周齡的仔豬多發,體重減輕,漸進性消瘦,虛弱。呼吸困難,皮疹,偶有咳嗽。皮膚蒼白,結膜黃染。下痢、腹瀉。中樞神經紊亂。
治療:方案一:小豬用抗病毒一號0.1-0.15ml/kg+仔豬救星0.05-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
方案二:大豬用普克0.1-0.15ml/kg+常好0.1ml/kg分別肌注,連用3天;可用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500g+痢康健500g,連喂5-7天預防:口蹄疫康拌料,連用7天;
預防: 1.每季度預防一次,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黃芪VC500g+止痢散500g,連喂5-7天 2.有疫情時,每噸飼料添加藍環瘟毒康200g+痢康健200g+阿莫西林,連喂5-7天
豬附紅細胞體病
臨床癥狀:哺乳仔豬:5日內發病癥狀明顯,新生仔豬出現身體皮膚潮紅,精神沉郁,哺乳減少或廢絕,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齡多發,體溫升高,眼結膜皮膚蒼白或黃染,貧血癥狀,四肢抽搐、發抖、腹瀉、糞便深黃色或黃色粘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很快死亡。大部分仔豬臨死前四肢抽搐或劃地,有的角弓反張。部分治愈的仔豬會變成僵豬。
育肥豬根據病程長短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急性型病例較少見,病程1天-3天。亞急性型病豬體溫升高,達39.5℃—42℃。病初精神萎頓,食欲減退,顫抖轉圈或不愿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有時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現。病豬耳朵、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有的病豬兩后肢發生麻痹,不能站立,臥地不起。部分病豬可見耳廓、尾、四肢末端壞死。有的病豬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結膜發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轉為慢性經過。慢性型患豬體溫在39.5℃左右,主要表現貧血和黃疸?;钾i尿呈黃色,大便干如栗狀,表面帶有黑褐色或鮮紅色的血液。生長緩慢,出欄延遲。
母豬癥狀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感染的癥狀為持續高熱(體溫可高達42度),厭食,偶有乳房和陰唇水腫,產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豬呈現衰弱,粘膜蒼白及黃疸,不發情或屢配不孕,如有其它疾病或營養不良,可使癥狀加重,甚至死亡。
治療:方案一:貧血時:獸醫絕招0.1-0.15ml/kg+牲血素分別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用強力霉素原粉拌料,連喂5-7天;
方案二:金附紅0.1-0.15ml/kg+牲血素分別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用金附紅(粉)+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原粉拌料,連喂5-7天;
預防:金附紅(粉)+土霉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拌料連用7天;
豬弓形體病
病初體溫升高到40℃~42℃,稽留熱保持7~10天,病豬精神沉郁,食欲減少至廢絕,喜飲,便秘或下痢,后肢無力,行走搖晃,喜臥;鼻鏡干燥,被毛逆立,結膜潮紅。后期病豬的耳鼻、后肢股內側和下腹部皮膚呈現出血點或紫斑,嚴重時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病程一般10天左右,15天后不死的豬可逐漸康復。懷孕母豬發生急性弓形體病時表現為高熱、廢食、精神萎頓、昏睡,持續數天后可產出死胎或流產或產出畸形胎,但母豬分娩或流產后能迅速自愈。。
治療:方案一:獸醫絕招0.1-0.15ml/kg+流感高熱寧稀釋頭孢先鋒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用強力霉素原粉拌料,連喂5-7天;
方案二:獸醫絕招0.1-0.15ml/kg+好胃口稀釋頭孢先鋒肌注,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原粉拌料,連喂5-7天
注:獸醫絕招首次用量加倍
預防:每季度預防一次,用每噸料添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或強力霉素2000g,連喂5-7天 ;
豬萎縮性鼻炎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Sw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是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或/和產毒素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征為鼻炎,顏面部變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發生萎縮和生長遲緩。臨診癥狀表現為打噴嚏、流鼻血、顏面變形、鼻部歪斜和生長遲滯,豬的飼料轉化率降低
治療:方案一:獸醫絕招0.1ml/kg,肌肉注射,連用3天,病豬開食后,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原粉拌料,連喂5-7天;
預防:1.每季度預防一次,用每噸料添加磺胺間甲氧嘧啶鈉2000g,連喂5-7天 ; 2.不引進帶病種豬
華中牧大集團技術部
20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