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產后癱瘓是一些農村養殖中常發的一種產后疾病,該病以知覺障礙和癱瘓為特征,會造成奶?;杳?,如不及時治療很快在昏迷中死亡。因此,很多養殖戶詢問奶牛產后癱瘓怎么辦,奶牛產后癱瘓的治療,本文就對此做了以下總結。
奶牛產后癱瘓怎么辦
奶牛產后癱瘓怎么辦
奶牛產后癱瘓原因
多因對懷孕的母奶牛飼養管理不善,飼草料單一,營養不足,生化無源,造成氣血雙虧。大量營養物質得不供給,機體素虛,特別是妊娠期的母牛更急需大量營養物質的供應,而營養匱乏,飼料中鈣磷嚴重缺乏,致使血液中的血鈣不足,進一步造成體內管狀骨的骨密度疏松;或者因甲狀腺機能紊亂,引起鈣磷的吸收障礙;或者在懷孕期后及產后泌乳量過大的奶牛大量的血鈣被消耗,導致體內應激性降低而呈現癱瘓的癥狀。
再者是由于母牛在妊娠期特別是后期胎兒快速生長,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磷的需要,長期缺乏運動和光照,造成機體微量元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缺乏也是引起奶牛癱瘓的主要原因之一。
奶牛產后癱瘓癥狀
奶牛的癱瘓癥輕者表現精神不振,食欲、反芻、噯氣減少,泌乳量下降,不愿行走,行走時四肢不靈,后肢向外展,搖擺,喜臥地不愿站立,強行站立似昏睡,食欲、反芻、噯氣減少或停止。前期行走步態不穩,后軀搖擺,轉彎運動時易摔倒。嚴重者,臥地癱瘓不起。肌肉較豐滿的部位顫動,多數四肢積于腹下。
嚴重者后肢張開,呈麻痹狀態,針刺不敏感,反射性極差,大小便失禁,頭頸變向一側,大多患畜似犬臥姿勢,低頭,眼閉耳耷。體溫多數在37℃左右,心跳緩慢,呼吸深緩,伴有痰鳴音,鼻鏡濕潤,汗不成珠,有時無汗,有時磨牙和發出吭吭聲。
產前癱瘓的患畜大多因營養不良而引起,體溫、心跳、呼吸無大變化。有食欲、反芻,噯氣減少,配合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加強飼養管理,給于全價飼料,防止褥瘡,一般預后良好。
奶牛產后癱瘓預防措施
奶牛產后癱瘓預防措施
1、加強干奶期特別是圍產期奶牛的飼養管理 干奶期特別是圍產期是奶牛生產的重要環節,這一時期飼養管理的目標是促進奶牛體況改善,促進瘤胃微生物的生長適應高精料飼養模式向粗飼料飼養模式的轉變,激發免疫系統,減少疾病發生。
干奶期奶牛對鈣的需要量處于**時期,胎兒發育、尿鈣和糞鈣的排泄總量一天是10~12克,此時血液中鈣補充機制處于無活性狀態。奶牛分娩后泌乳的啟動則需要一套快速的鈣內環境調節機制。奶牛分娩第一天日產5千克初乳需要23克鈣,因此奶牛分娩后每天必須有30克或更多的鈣進入鈣貯,這就是說分娩第一天的奶牛都表現血鈣降低現象。
當腸道吸收鈣和骨骼動員的鈣總量少于奶牛鈣損失總量,奶牛表現血鈣降低,最終導致產后癱瘓的發生。因此“產前低鈣,產后高鈣,鈣磷比1~1.5:1”的飼養模式可以激發奶牛產后迅速從日糧中吸收和動員骨骼中的鈣維持血鈣平衡,防止產后癱瘓的發生。
2、干奶期飼喂優質粗飼料,保證日糧粗蛋白12%~15%,圍產前期和圍產后期的飼料品種盡量保持一致,圍產期前期逐漸增加精料的飼喂量,以適應即將到來的產奶高峰期高精料飼養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真胃變位等疾病,預防產后癱瘓的發生。
3、提供良好的飼養環境干奶牛特別是圍產牛圈舍保持清潔、干燥,運動場寬敞平坦,奶牛每天能逍遙運動。盡可能減少各類應激因素的刺激。
4、補充鈣磷對高產老齡和有產后癱瘓病史的奶牛在產前靜脈注射補充鈣、磷,對預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奶牛助產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產道和神經,引起產后癱瘓。新產奶牛第一天擠初乳時對老齡、瘦弱和有產后癱瘓病史的奶牛只擠2~2.5千克,以后逐漸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擠奶。對健壯的奶牛第一次可以多擠,以免隱形乳房炎轉變成臨床性乳房炎。
奶牛產后癱瘓的治療
奶牛產后癱瘓屬營養不良性代謝疾病,主要是飼養管理不當,營養貧乏和代謝紊亂所致。要早發現,早治療,若延誤病程,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