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國家重視農業,出臺了不少惠農政策,近年來更著力引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化農村改革,必須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要完善補貼機制,保障農民利益。
2017年多地養殖補貼新政策已經下發,補貼種類可謂繁多,讓養殖戶感覺眼花繚亂的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過主要偏向5類養殖補貼,養殖戶可以朝著這5類補貼標準去發展,想要養什么可以看看下面的補貼標準。
1、養殖場遷移項目
隨著禁養政策的深入,許多地區被列為禁養區。在禁養區內禁止新建養殖場,對原有合法養殖場采取鼓勵遷移政策。對遷移養殖場進行遷移補貼、遷移損失補貼等,并給與一定獎勵和劃分新的養殖場建設用地。
養殖戶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主動,切勿等到強制清理禁養區內養殖場的時候再遷移,到時可能很可能無法獲得相關補貼。
2、養殖廢棄物綜合處理項目
養殖場廢棄物對周圍環境污染較大,隨著環評(環境影響評價)政策越來越嚴格的同時,對養殖場廢棄物綜合處理的補貼力度也越來越大。對于符合補貼規定的養殖場,給與大力補貼和支持,主要有糞污處理設備補貼、糞污綜合處理建設補貼等。
由于環評政策的嚴格,對于未取得環評的養殖場將會進行整改或強制關閉。養殖場要想發展下去,即便沒有補貼也一定要做好養殖廢棄物處理,特別是養豬、養雞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養殖項目。
3、標準化養殖場或養殖小區建設、示范項目
標準化、規?;B殖是養殖業一大發展方向,國家對此補貼力度一直較大。建設補貼只要建設符合標準便可以獲得,示范項目則需要進行申請,符合條件且審批通過后才能獲得。